冬天喝什么酒最暖身?像战斗民族俄罗斯伏特加那样烈的高度酒或蒸馏提纯高酒精度的白酒?黄酒与红酒可不赞成,分别来自米酒与果酒阵营的它们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携手,开启了怼白酒、刷温暖的模式。
黄酒说:“悠久的中国酒文化,其实是悠久的中国黄酒文化。”
陶渊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苏轼“把酒问青天”,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武松打死老虎前喝的“十八碗酒”,这些酒都是广义上的黄酒,因为高度数的蒸馏白酒,到元明才出现。
《本草纲目》说:"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清代中叶,中国主流的酒都是广义的黄酒,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国悠久历史的酒文化,其实是黄酒文化。
即便在清代,风流才子袁枚与文学巨匠曹雪芹的作品中,出现的主流酒是黄酒。
黄酒说:“我们是《红楼梦》里的娇贵养生酒、《金瓶梅》里的市井佳酿。”
《红楼梦》写了580多次“酒”,60多个直接描述喝酒的场景,提到最多的是黄酒。在《金瓶梅》里也是出现得最多的酒。
黄酒是《随园食单》里的清官名士
袁枚作为美食家,在著名的《随园食单》中写到“余党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据说他当时了当时的十大名酒,九个是黄酒,只有一个是烧酒。
品酒如人生,黄酒更悠闲、葡萄酒更优雅。
相对于白酒的“干杯”,高酒精、强刺激的凌冽口感,度数偏低的葡萄酒、黄酒喝得更讲究。
从盛器杯型、到品尝方法,从备酒、侍酒、到温度,不同的酒需要不同的对待。
相对低的酒精度让人醉得没有高度酒速度快、于是品饮的时间更长,更容易在微醺浅醉里吟诗作画、交谈甚欢。
文字撰写:李隐仪AmyLi 头条号·美酒加 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当下寒冬,全国多地区下着雪,寒冬雪天,醉暖心暖身的喝酒仿佛,莫过于隔水温黄酒、或者双掌“熊抱”一杯红葡萄酒了。
太冷的温度不仅会让黄酒、红酒的香气封闭,也让饮者喝起来感觉冷,对待它们最温暖的方法是:
红酒的适饮温度在15—20℃,如果室温没有达到这个温度,你大可不必理会端葡萄酒杯不能用手碰杯肚子的规矩,而可以用双手掌“熊抱”杯肚子,用你的掌心的温度给红酒升温。至于很多人说的“热红酒”其实对红酒的品质是有影响的,因为温度太高会破坏红酒的成分、香气、口感。
黄酒历来有温著喝的传统,但要“隔水”温酒,比如将瓶子放在热水里,或者用热水淋浴酒壶,热水的温度在70——80度之间,冬天,黄酒在40-50度之间的口感最佳。
“高贵要用温柔以待”,如果用在黄酒与红酒上,则是“娇贵需以温暖以待”了。
度数越低的酒中微生物的活性越大,黄酒与葡萄酒像人一样,有它的生命与娇贵,它们美好的香气与滋味,要在合适的温度里才能够发挥得更好,这好比舞者需要舒服的鞋子、合身的服装、恰当的温度,才能够纵情跳舞。当我们以耐心、以温暖对待黄酒和红酒,它们也会回报我们最佳的状态、最佳的香气与滋味,暖身、暖心。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最适合的,莫过于中国的黄酒了。
因为篇幅关系,就写到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您认为冬天最暖身暖心的,是什么酒?